滴血验亲,自古有之。血液的传承性也是古人对遗传的最基本的认知。
但是从杨怀仁的角度看,他作为一个后世人,所接触的科学知识告诉他,滴血验亲,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关于滴血验亲最早的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是说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
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反之则表示没有父母兄弟等血统关系。
南宋宋慈所著的第一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里也有相关的记载——
“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
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
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合血法的方式在后世很多影视剧里边也有很多的表现,不过可能是编剧没有详细了解滴血验亲的具体方法,所以表现出来都太假了。
合血法里,首先准备一碗无杂质的清水这件事,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因为当一滴血滴入盛了水的碗中时,因为血细胞受到来自水的渗透压的科学原理,细胞吸水膨胀,细胞膜必然会受压导致破裂。
所以不论有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甚至是用动物的血滴入同一个盛水的碗中,他们的血液都会被水稀释,然后相互融合在一起。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准备一个干净的、和红色的血液颜色有明显对比颜色的器皿,然后让检验的两个人把血滴入到一起。
这样的操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两种血液融合在一起,变成一滩血液,或者两个人的血液混合的时候发生凝结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凝结体。
这也就是所谓的两种血液交融或者不交融了。
但问题在于,血液出不出现凝结反应,并不能证明两个滴血的人是否又血缘关系。
原理在于人的血型。人的细胞膜上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大致可以分为A抗原、A抗体、B抗原和B抗体。
大家也许已经明白了,这便是决定了我们血型的物质。
当A抗原遇上了A抗体,或者B抗原遇上了B抗体,便会出现凝结反应。
也就是说,可以这么认为,滴血验亲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验血的两个人血型可能不同,但并不能证明他们是否有血缘关系。
而从遗传学上来讲,孩子的血型受到父母的血型影响,但具体的表现出来,也并不一定是孩子的血型就必然和父母中任何一方的血型相同。
除了父母双方同为O型血生出来的孩子必然是O型血之外,其他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比如同为A型血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是A型血和O型血两种情况,而父母双方一方是A型血,一方是B型血的,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是四种血型中的任意一种。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滴血验亲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