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了点茶杯的水,在他手上写了一个字。
读书人惊讶地捂嘴,“金...你是说金太师?”他的声音如同蚂蚁一般的小。
蓝衣男子得瑟地一笑,“真是没见过世面,就这事把你吓唬成这样。”
“《十罪谈》真的说的事金太公?”
蓝衣男子点头,让他再小声点,并用扇子遮掩着,“看你就是不关心朝政,只知读书。算了,就和你说说也无妨。”
“您赐教。”读书人恭敬地说。
“你可仔细过《十罪谈》?”
读书人点头,“每一条在下都过不下十遍,此作者文笔实在好,看得我激情澎湃。”
“以后可别说这话。”
“为何?”
“别说就是了,为你好的。”蓝衣男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读书人听他此言,有些感动,忙点头,“好好。”
“你可知道这《十罪谈》之中的每一条罪状都在含沙射影金家。”
“真的吗?”
蓝衣男子用扇拍了一下他的头,“还能有假,骗你干嘛。”这个结论是众多无所事事的读书人分析出来的结果。
读书人点点头,“竟然是金家,不过到底是谁写的呢?”
蓝衣男子摇头,“金家仇人太多,人们众说风云,没有最终定论。不过你瞧,过段时间,这件事就会被上头压下来。”
“上头?”
“金家人哪里那么好唬弄,过段时间一定会有禁止谈论此事的昭示。”蓝衣男子像是洞察一切。
“这样啊。”读书人有些怀疑的点头。
果然不出蓝衣男子所料,从那篇《十罪谈》流传到民间不到三日的时间,朝廷就出台昭示,禁止百姓谈论此事,违反者关进牢房。
温公公一对比这篇《十罪谈》与宋濂所呈上来的奏折就知晓,《十罪谈》一定是由宋濂所写,他也将此事禀报给辽东的金太公。
但是的金太公知道此事,自然气愤不已,不过他却没有立即派人动手。原因是这件事也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且皇上还亲自召见了宋濂。
皇上首先肯定了宋濂的才华与气魄,但也对他鲁莽的作为进行指责,让他不准再将朝廷内部的消息透露给百姓,引起不必要的骚动,最后还进行安抚,夸他很好的执行言官的职责,继续努力之类的话,此事就不了了之。
宋濂无奈,但也算救了他自己一命。
因为皇上既然已经开口,金太公不再好派人下手,不然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宋濂若是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问题,众人都会联想到他身上,也有可能引起众怒。
但是现在不同,此事已经过去许久,现在宋濂若是有什么问题,众人即使知道背后之手是他,也不敢多说些什么。
记得,金家的家训就是有仇必报,且十年不晚。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