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徒俩千里济世,素平城书生下跪(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暑气可畏,刚入五月的烈日在茫茫天际上撑起一张火伞,吓得飞禽走兽不敢冒头。曲径百折的羊肠小道上,唯有一老一少行走在这人迹罕至的僻壤之地艰难赶路。

    老的须发皆白,清癯的身形在烈日的煎熬下显得愈发佝偻。可即便汗如雨下,也仅是不漏痕迹地拂袖轻轻擦了擦额头,然后摩挲着腰间所剩不多的小半袋救命水,又轻轻放回腰间。继而转身对少年和煦一笑,示意其勿焦勿躁。

    “袋中有三七,蔷薇,金银。皆有解暑去渴之效,而蔷薇最去口舌之疾,你自个儿含两叶吧。”老人望着如同稚狗散热的少年,笑说道。

    少的负箧缠袋,灰头土脸的他咽下口中最后一口舌津,舌头便像一尾泥鳅,从绿杨烟外晓寒轻的青山绿水中陷入到风尘漠漠的戈壁滩里一般。耸拉在嘴边,散发出阵阵因缺水而产生的恶臭气味。

    少年习惯性地摸了摸脖子,发现空无一物,随即便是满腹牢骚铺天盖地而来。

    “师父咱从蜀地一路走到这臭名昭著的三离道,你来时说带我游山玩水,还说带我悬壶济世,跟你走完这一遭,我也差不多可以执笔开方了。”少年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转而愠怒道:“但你如今说你没坑蒙拐骗我,即便说破了天我也是不信的。?”

    对于这位一把年纪还学人家装世外高人,拖着一副破骨头架子从蜀地辗转千里,沿路到这的师父,少年是满腹怨言的。师父出行前就曾夸下海口,说跟着他游历四方,那他这个只见过村头几亩田,门前几棵树的井底蛙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游历路上那些个鼠目寸光的平民百姓见着他这份仙风道骨的模样,一定会前倨后恭地把他供起来当老神仙伺候,若是运气好碰着些达官显贵,即便平日里再怎么一毛不拔,在他随意露一手妙手回春之后,也要变得乐善好施起来,到时候师徒俩也不至于一口咸菜一口树根嚼软了嘴皮子。

    呵!好家伙。这一路上就没啥人找他们看病,本来出蜀地时,自己挑灯夜战做了一副布旗,上面气派地写着四个威武大字“药神出山”。可抬着还没出村五十里,连那阵兴奋劲儿还没过呢,便被义愤填膺的好心孩童当作是招摇撞骗的江湖大夫,当一老一少在一家破庙躲风避雨时,硬生生把“药神出山”改成了“妖神出山”。

    第二天少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扛着布旗走了半天,生意不仅没有起色,甚至路人皆是退避三舍,还背后指指点点,这时少年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看了看布旗才恍然大悟。怒气冲冲的把那布旗丢在地上,破口大骂,扬言着要回去下毒,毒死那群没有眼力见的小屁孩。

    吓得老人连哄带骗,甚至搬出《论语》中的君子之行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才堪堪拦下了少年。

    后来出蜀八百里,运势也不见好转,但为了谋生,求爷爷告奶奶的才终于有两户穷人找了他们看病,但那两家穷酸得一塌糊涂,如果是收了他们半个铜子儿少年都怕折寿。达官显贵?别提了,看着师徒二人蓬头垢面的模样,就没给个正眼。

    这师徒一路走来钱袋子只出不进,从家里翻箱倒柜带出来的那几两寄存多日的琐碎银子一路上反倒给了屋漏逢夜雨的穷苦病患人家,本就手头拮据的两人,变得更加贫困,如今的落魄潦倒模样,说是难民也八九不离十了。

    就在三炷香前的功夫,师徒两唯一遇见远远望去感觉有点油水可捞的一伙人,没想到还是山匪无赖,师徒两还没来得及照例询问啥病啥灾呢,那伙山林中遇见的山匪无赖望着这自个儿羊入虎口的师徒俩,便迫不及待吆喝着要打劫。

    手法也极为不客气,根本没有江湖侠客一样的自报家门,然后说一大串出场的漂亮话作为铺垫,排场功夫像是个初出茅庐的雏儿。即便如此,也架不住抢劫门道确实炉火纯青。

    登场,刀架脖子,利索地说出一句:“要财要命?”

    本来自恃满腔热血,正义十足的少年此刻也慌了神,变得畏手畏脚。心知肚明地望着囊中羞涩得不能再羞涩的师父,紧紧抱着药箱药袋小心翼翼地问道:“要财要命?”

    师父刚要运用毕生的所见所闻说出那句出门在外于为人处世方面一切皆可的“壮士,有事好商量”,以此好给这个没出过远门的单纯徒弟在人情世故上好好上一课时。

    话到嘴边,才刚说到“好”字,架刀那位像是被触动了逆鳞,当即大刀就落下了足足两寸,同时大吼一声:“没得商量。”

    老先生看着离脖子毫厘之差的刀口只得讪讪赔笑,还未来得及继续开口,少年见状便已是吓破了胆,一边结结巴巴地说着:“没...没钱,要...要命。”一边恭恭敬敬地把药箱药袋中的物品竹筒倒豆子般倒在土匪脚下,生怕招了落草好汉的厌,强忍着哭腔窝囊地吐出几个字:“真...真没钱,只有药。”

    在清理货物上熟稔无比的匪徒,手脚麻利地把药箱药袋翻了个遍,也没掏出一个铜子儿,便知道今天这一趟,白跑了。

    不知是不是气急败坏之下抱着匪不走空的心态竟把师徒二人的草药给抢了,说是疠疫期间有备无患。最后大失所望的提刀手不知是抽了哪门子筋,瓮声瓮气地说了句:“咱家不干绝户买卖,咱家要的是细水长流的回头客。”宽慰了自己这次接近于无功而返的出寨,随后又望着头顶烈日当空,仍是愤愤不平,小声自言自语道:“只越货,不杀人。只越货,不杀人...”

    这名恶贯满盈的山匪,随意瞥了眼已经被吓得脸色苍白的小大夫,目光便停在了小大夫脖子处。

    这位未经历过大风大浪也从来都没想过要做一拳打死一个恶霸的壮举,只是经常幻想出一剂良方便救治一人的小大夫被这骇人的提刀手凝视得不知所措。

    最后手拿一尚同吊坠的提刀手颇为玩味儿得大喝一声:“快滚,想死就别走了!”师徒二人如蒙大赦,却依旧心惊胆战,少年匆忙蹲下整理药箱药袋。

    让师徒意想不到的是,土匪中一个气质格格不入并且一直沉默寡言的负剑青年把散落一地的草药井然有序地放回了药箱药袋,从中仅取了两成之后。便恭恭敬敬地还给了师徒二人。

    “老先生,得罪了。”

    “少侠客气了,药本就是救人,只要人用得着就不算糟蹋了。如果老朽一味的敝帚自珍,那药又岂能物尽其用啊。只是老朽有一问,请问素平城离此地有多远?”

    “向东再行五十里可至,但素平城一月前开始爆发疠疫,这一月来商贾不行,城民奔逃。如今已快成了鬼城。貌似当官的也想利用天时给乌烟瘴气的三离路来一次大破大立,都选择视而不见,未曾派一兵一卒过来解疫救人。”

    “老朽不才,愿尽绵薄之力。”

    少年一路行来,也没有过上一天安生日子,不是赶路就是采药,一路上还要捣鼓一些医术药理。哪有师父开始承诺的那么潇洒快意。如今自己那件打小便戴在脖子上的奇巧尚同还被劫了去,回过神来便对师父发起了牢骚,碎碎念地说了一路,絮絮叨叨仿佛没个止境。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