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君,那么我还有必要留在高丽吗?”
韩绛反问:“你认为呢?”
韩嗣显然很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想,我不适合搞阴谋,我更愿意去开荒。”
“挺好,开荒开的好,将来也可以成为封疆大吏。”
“没想过,身为韩家子弟,守边疆也是本份。”
韩绛没再说什么,指了指远处:“往北,这里是一片海,再往北就是一片陆地。这片陆地可以从夹谷家的领地走过去,许多地方终年积雪,有多冷,记得我以前说,水结冰是零度,那里是冷下四十度,甚至更冷。”
“少君,那么,这么冷的地方有什么?”
韩绛没接话,自顾自的说着:“沿着东、南的海岸线走,一直走到最东边,在冬天的时候海水会结冰,超过海上的冰面,然后就可以到另一片陆地,那里非常大,没什么人,却有着无数的牛、羊、马匹。”
韩嗣问:“少君,要有多久?”
“五万里,至少。”
五万里,那么冷的地方,韩嗣相信不是人力可以到达的。
韩嗣再问:“少君,没有其他的办法过去了吗?”
“船,从倭岛这里一路往东,几万里,也可以到。这片海,可能你航行一个月,四周还是水,时间久了,会有一种让人绝望的感觉。而且海上的情况你懂。”
“懂,风暴,大雨,巨浪,还有缺少食物,没有足够的水。”
“恩。”韩绛问:“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吗?”
韩嗣回答:“明白,少君的意思是,这天下还大着呢,我们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没错。替我写封信回家,告诉我爹,什么时候我家大娘子回临安了,我们一直南下,我带大娘子去看看这天下有多大。”
“是。”
韩嗣起身到书桌旁开始磨墨。
大娘子。
钱歆瑶这会日子过的极是开心呢。
韩绛的快乐或许在数钱,钱歆瑶的快乐便是救世。
蜀中,成都府。
钱歆瑶已经胖了一圈,吃的太好,人心安逸,心中没压力。
和好友品品茶、赏赏花,在品鉴一下绘画与诗歌。
每天抽了一个时辰处理一下公务。
看着日渐改变的蜀地,钱歆瑶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
这一日,钱歆瑶亲赴成都府。陪着的是苏家二姑娘。
苏家,苏轼这一支的后人。
苏家在蜀地办有书院,也是闻名天下的书院。
这个书院并非苏轼所创,是苏家的,苏轼办的书院在琼崖,此时已经扩建,七成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交趾与占城,学习汉文化。
这一日。苏家二姑娘陪着钱歆瑶,两人年龄相仿,以前多是书信来往,这次见面自然有聊不尽的话题。
只是,钱歆瑶每天还要花点时间处理公务。
卷宗不少。
但只需要钱歆瑶过目,已经安排有人处理这些公务了。
钱歆瑶翻到一份卷宗的时候停了下来,仔细的又读了一遍后,拿起旁边的笔就在这卷宗上写了几个字。
简单明了的几个字。
杀、抄家、诛连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