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海运商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先生,我们问过了,广州一地共有大小船厂八十六家,其中大船厂十八家,由广州府城向顺德沿岸都有,分别由沈家,秦家,梁家,萧家和王家五家控制,不过这之中除去沈家和秦家最大外,另外三家虽然一共掌握了四十二家船厂,但根本无力与两家竞争,因为这三家拥有的大部分都是小船厂,大船厂只有王家和萧家有五家,而且这两座船厂被另外十六家大船厂打压严重,基本是难以为继”

    王植向刘延拓拜道。

    “这些船厂船工和学徒工都有多少”

    刘延拓点了点头,问道。

    “我问过了,大船厂一般有船工五十到一百五十人,学徒工三百到五百人,小船厂最多有船工二十人,学徒三百人”

    戴斌杰也拜道。

    刘延拓听后,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整个广州府就有船工差不多七千多人,学徒工近四万人。

    难怪广船能如此出名。

    就这从业人员数量都足够惊人了。

    不过这之中还是有让刘延拓感到疑惑的。

    那就是八十多家船厂,居然都是私人的。

    没有一家是属于大明的。

    难道大明除去位于金陵外的龙江船厂是国营的。

    其他都是私营的吗。

    刘延拓心中想了想。

    “那你们问过没有,这五家有谁愿意转让船厂的,还有哪家技术更好,了解清楚了吗”

    刘延拓听后,问道。

    “禀先生,此事自我来到广州后,就四下打听清楚了,所有船厂属于沈家最好,反而是秦家的最差,不过秦家后台硬,靠着这层关系,才让秦家能够成为如今和沈家平起平坐的规模,其他三家技术差不多,不如沈家,但比秦家更好,但是因为秦家后台硬,所以秦家可以拿到很多广船订单”

    一边的杨元庆向刘延拓拜道。

    “既如此,那王家,萧家和梁家愿意转让船厂吗”

    刘延拓又问了问众人。

    “这一点我也问过这些那些船厂的厂正和三家负责船厂的管事,合作可以,转让有些困难,而且这些船厂的船工都是世代跟着这几家的,这几家也是长久以来从千百家里脱颖而出的五家,所以想挖船工几乎不可能,如果我们强挖,势必得罪这几家,当然学徒工就容易许多了”

    杨元庆向刘延拓拜道。

    刘延拓听后,点了点头。

    这一点刘延拓也想到了。

    这几家虽然规模不一,技术不同。

    但是能够在广州这里存活下来。

    这几家绝对有过人之处。

    更别说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有钱就可以强挖的。

    这些船工和各家基本都是世代相传的那种关系。

    就算有增加,也是从学徒工中提拔的。

    也就是说,船工和各家的关系。

    不仅仅是隶属关系。

    更像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

    除非这几家决定转让船厂。

    这种关系才会打破。

    否则刘延拓要想强挖船工。

    特别是技术精湛的船工。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别说最大的沈家和秦家。

    就算是一般的王家,萧家和梁家。

    都不愿意转让船厂。

    不过想想也是。

    如今随着郑和下西洋。

    一批一批的西洋,南洋商人前来广州贸易,通商。

    而那些有意海外市场的豪商,也要南下南洋,西洋。

    如此对船只的要求都是巨大的。

    而虽然船厂是五家,规模大小不一。

    但是这完全就是垄断行业。

    利润之巨,谁不眼红啊。

    所以哪怕规模小,技术差。

    那也是相对而言啊。

    这样的大蛋糕,若非万不得已,谁愿意放弃呢。

    难道自己招募船工,建立船厂的事情就得就此作罢吗。

    刘延拓想了想,暗暗打定主意。

    “如果我要买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