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院子,三面围墙,正中一座三间正房。
中间的是堂屋,两侧是卧室。
在东面墙下还有个柴房,柴房里的煤球炉子上,正在烤水。
引着赵煦在正堂的竹椅上坐下。
竹椅的旁边是一张柳木桌。
老妇又忙去柴房提了水壶过来,在桌子上拿了一个白瓷茶杯,从旁边的罐子里捏出茶叶撒上,倒了水,端到赵煦面前。
之后,侍立在一边,道,“殿下喝茶。”
“多谢。”赵煦接过茶杯,对老妇说,“阿婆不要紧张,本王不过在查访民情,你坐。”,他指向桌子对面的椅子。
“殿下尊贵,老妇不敢僭越,怎能与殿下同坐。”老妇倒是吓了一跳。
赵煦笑道,“上至朝廷,官府,下到民间,本王早已禁止跪礼,且官员与百姓一视同仁,可同桌而坐,阿婆不要拘礼。”
赵煦这么说,老妇犹豫了下,见燕王又示意她坐,神态亲和。
她的胆子大了些,便坐下来。
这时,赵煦进入正题,他道,“阿婆,你们家现在的日子,过的怎样?”
“好着呢。”老妇闻言,忽然打开了话匣子。
燕王刚刚说是来查访民情的,且态度又随和,她不禁放松了许多。
顿了下,她继续道,“殿下刚到燕州的时候,我家除了这个院子和这间房,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屋里除了一张木板当床,就是六个破陶碗,穿的是打补丁的麻布衣服,吃的是稻糠,麦饭。”
接着,她轻轻拍了拍桌子,“但这几年就不一样了,我家添了胡杨木大床,床上有了棉被,买了煤球炉,又置办了衣柜,箱子,桌子,椅子,为了能体面些,还买了一套白瓷茶具,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至于吃的就更不必说了,以前只有豪族能吃上的白面馒头和白米饭,咱们也能吃得上了,中午,晚上还能炒些菜,馋了还能买些鸡鱼肉蛋尝尝,咯咯……”说到这,妇人不禁笑起来。
赵煦和徐烈对视一眼,也不禁笑起来。
古代穷人大多数时间,只能吃不去壳的稻子和麦子。
因为把粮食加工成细粮很繁琐。
最重要还是粮食少,即便是米糠和麦糠也是珍贵的,不如连着皮吃。
但现在不一样了,加工方面,由于蒸汽机的推广,有了蒸汽机磨坊,专门加工米和面。
粮食也由于十税一的原因,家家富足。
吃不完的还拿出来卖掉。
“不错,不错。”赵煦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口的侍卫忽然喝了一声。
老妇望去,忙道,“殿下,我家老汉姓周,这是我家犬子周小二,他在纺织坊扛布,可能吃苦了,一个月能拿一千颂圆。”
“哦?”赵煦点点头,露出满意地神色。
一千颂圆就相当于以前的二两银子。
这个收入不低了。
家里有田,闲暇又能在工坊赚一份。
在燕城生活的百姓的确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只是生活在乡下的百姓只怕就没这种待遇了。
想到这,他皱了皱眉头,起身向老妇告辞,准备和徐烈去附近的村子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