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没有来人,只有一把剑。
剑疾射而来,像极了一道闪电,如果再慢个半分,女真僧人的心窝子,估计要被轰成渣了。
“驭,驭剑?这人成仙了吗?”
短暂的后怕之余,女真僧人感受到了不可思议。
怎么不见人,单见一柄长剑飞来?
这是天上的哪位仙人,在此施展驭剑术?
他心头骇然,自然就顾不得去刺字,只是眼睁睁地看着那剑,深深插入了石碑之中,把碑钉开几道裂痕,犹如老树根一样盘着,以剑为心,向四处蔓延,最远可至碑的边缘。
发怵之时,耳畔一道风声倏起,一个衣袍翻飞的读书相公,好似驾风而至。
来到碑前,那人清啸一声,“出”!
插进石碑中的剑,仿佛能听懂他的话,挣扎几下,“叮”的一声,带出几抹石屑,飞凌而出,回到了读书相公手上。
夜无眠抓住重回手中的青釭剑,内心无比舒畅,似有神助。
这一刻,剑如笔,笔走龙蛇,丙字一号石碑上,碎屑狂舞,“滴滴”的刻字声,不绝于耳,只是短短一瞬,便有十几字的注解,被刻在其上。
方才对解缙诗的感悟,让他意外领会了真气驭剑之道。
也让他随手释放的剑,看上去有了仙人的飞剑之感。
真气驭剑,在江湖之中虽说少有,但是也并非绝迹。比如白水泉就会一点。
不过,像女真僧人这种化外之人,看到这一手时,仍然被震慑住了,以为遇到了仙人。
毕竟见识少,不怪他。
“月圆人不圆,相思不相见”的感悟,是夜无眠掌握真气驭剑的关键。
之前无法做到真气驭剑,是因为他凡事都向往“实”,追求“合”。
遗憾的是,真气驭剑,却是要以虚凌实,以分来超越合。
实实在在地把剑握在手里,当然无法真气驭剑;如果总是讲究一个起承转合,剑如何能飞离出去?
剑在手中虽然有安全感,剑一时离了,手中空空,可能会面临危机。
可是正如解缙诗所说,相思不一定相见,只能共看一轮明月。我看的是武功山的,你呢?——合为人人所爱,分离,才是世间常态。
在这分离的矛盾中,夜无眠领悟了真气驭剑的大道,而且明显,他所悟的,要比武功山人白水泉所悟的更深。
他做到了收放自如,几乎只是一挥手,剑便飞将出去,执行主人的意志。
以至于刻字到五十字以后,夜无眠直接不用手操纵剑,干脆全用真气驭剑刻字。
一开始,还有些歪歪扭扭。
渐渐的,越来越得心应手。
这番悟诗,没有悟到第三境,悟会了真气驭剑,收获也不可谓不大了。
“天地常为人所同称之,天高居九霄上也,地极黄溟之深也,彼此分之不相居,而万物育之也……”
夜无眠刻下这些字的时候,脸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芒。
他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原作者解缙写诗的初衷,已经完全不同。
但是,造物主偏爱有独到见解的人。
“人们常常把天和地连起来称呼,但是天和地的距离,却差了十万八千里,两者一直是分离的,没有合为一体。可正是因为这样,万物才能在其中育生。”
夜无眠悟出地分离大道,超越了原诗本身。
“卡擦……”
随着刻字的继续进行,石碑居然有再次裂开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