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除了邀请队友外,还邀请了在洛杉矶的一些朋友来捧场,是一种炒作方式。
如果没有罗伯特-史密斯参与,郭旭就算有钱投资也玩不转电影,这个行业里的水很深,稍微一步走的不对,电影票房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大幅下滑。
罗伯特入行时间也不长,但家人找了有经验的人来辅佐他,电影前期一系列的宣传都很成功。几版预告片、郭旭和梅根、邓斯特、艾薇儿等人的绯闻让电影有了足够的关注度。
电影并没有搞点映、试映,而是直接上映搞了盛大的首映礼。
影片试映会在好莱坞不算是新鲜事儿。当年李安的《卧虎藏龙》就是从点映做起,然后一举成名。试映会是观众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大公司出品的商业影片,一般从剧本阶段就开始与观众进行亲密互动,不断从观众那里征求建议,不断进行调试,直至确定最终的上映版本,这关系到电影的票房成绩。
这是需要花费金钱和时间的,郭旭等人肯定做不到,搞试映会不但不会增加票房,还可能彻底搞砸,因为会有专业影评人来看电影,写影评。
美国的影评人是个相当奇葩的行业,他们大部分是靠喷人、找茬为生。一个篮球明星当主角的电影,影评人怎么可能说好话呢?一群人早准备使劲挑他的毛病,狠狠的喷他。
只要不是文艺片,影评人基本不会说什么好话,口碑好的商业片当然也有但太少了,一年就那么几部,还可能是送过公关费的。
很多人认为好莱坞十分牛B,必出精品。其实好莱坞每年也制造大量烂片,好的是极少的一部分,只不过那部分在全世界公映,被影迷熟知而已。
影评人们看不起小成本喜剧、看不起商业片,哪怕现实和票房一次次打脸,他们也没想过改变口风。不文青他们就要喷,演员如果不是一副苦逼相,不会皱着眉头思考人生,默默的流泪,那就是没演技。
没有深度,剧情低俗,影评人们反复的说这些东西,想显得自己的逼格很高。如果一部商业电影票房太高,实在不好找毛病,他们依旧有办法。
你们这片子里没黑人啊,没亚裔啊,没女人啊,没老人啊,特么的政治不够正确,剧组屁股太歪了!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带歪节奏,争取让电影完蛋,别人没钱赚他们就舒服了。
说白了,美国的影评人就是由一群满肚子酸水的娱乐圈扑街和喜欢找寻人生意义的装逼犯组成。这帮整天盯着别人屁股的下三滥只要参与评论,商业片、喜剧片的口碑肯定狂降。
罗伯特不搞试映会,影评人们就没法先睹为快,也就没了带节奏的机会。
郭旭邀请明星朋友来捧场,电影被炒的很热,这些明星的粉丝们也会被吸引来看电影,只要观众们觉得好,口碑一下子就上去了。
在一片关注当中,《舞者的纯情》首映礼拉开了大幕。
ABC电台的记者奥黛丽-琼斯也来了,NBA节目偶尔聊点郭旭的娱乐新闻也很有趣。
到场后奥黛丽吃了一惊,不是人少,而是人太多了,完全不是她想像的一千万投资小成本电影该有的样子,简直就是大片首映的既视感。
一开始,球星们走红毯就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他们比粉丝们高大得多,都是巨人。不只是太阳球员,“大鲨鱼”奥尼尔也跑来凑起了热闹,湖人这两天刚好没有比赛。
好莱坞明星到场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