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司空府。
年轻的曹丕看着军中快马加急传回的战报,脸色阴沉。
因为十七岁的身躯尚未完全长开,所以哪怕曹丕心智已经成熟,在众人面前的行事也显得老成,可落在一些老臣、悍将的眼中,难免还是要将这位年轻的曹司空看成是稚嫩的小儿。
再加上曹丕性格中的阴戾使然,他接掌司空府以后变得深居简出,倾向于在幕后操纵权术、把控局势,如非重要心腹和机要文武,常常是见不到他这位主公一面的。
而得益于父亲曹操之前的架构建设和人事安排,司空府既架空了朝堂,又将军权牢牢控制在了中枢,使得渐渐适应高位的曹丕发出的命令在荀彧、郭嘉等人的配合下,也能够顺利下达到地方。
表面上,一切好像跟曹操在世之时没有太大变化。
但身为当事人,对权力极其敏感的曹丕却深知,自己个人的权威还很脆弱,内部还存在不少对自己的威胁。
其中的一部分,就来自于自己的那些宗亲叔父辈们。
在曹**后,**的军权受命于司空府,又分散在夏侯惇、曹洪、曹纯等亲族大将的手中,这些叔父辈虽然拥护曹氏的统治,但对曹丕就未必是心悦诚服了,夏侯惇、曹纯尚且好一些,原本就是军中豪右的曹洪颇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桀骜,有时甚至对来自曹丕的军令阳奉阴违。
比如这次袁谭遣使请求**合攻邺地,曹丕颇为振奋,想要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当即与袁谭使者商定盟约,但领军的曹洪却对来自司空府的军令颇多微词,本人更是畏敌如虎,一见到阎行的大纛就畏缩不前、消极避战,任由袁谭军孤军败退、战机消逝,才又重新率军缩回了东郡防线的几座城邑里。
偏偏曹丕对此事还无法发作,只能任由曹洪主张军中事宜。
“袁显思战败,困守南皮城,听说已被关西兵马围城,遣使求救,诸君以为该如何应对?”
尽力驱散了心中的绮思,收敛心神的曹丕看着堂上父亲留下的谋臣班子,冷静地问道。
身为人主,喜怒不形于色,让臣下不容易揣摩出自己的心思,是曹丕着重修炼的能力。
堂上的郭嘉缄口不语,与倚重郭嘉的曹操不同,曹丕似乎对这个久掌机要、智谋过人的臣属有些忌惮,从他手中收回了掌管校事的权力。而郭嘉也深知伴君伴虎的道理,洒脱不羁的他这些日子一反常态,开始变得谨言慎行、明哲保身。
近来更受曹丕重用的刘晔率先出言,他知道曹丕想要询问的决不简简单单是应付袁谭使者的事情,而是在现下情形中中原**如何自处的大问题。
“明公,如今战机已失,袁谭坐困孤城,眼见是败亡在即,再贸然发兵援救也是徒然无益,只需将使者打发回去就是了。”
“时下我等以为,首要之事是应该考虑东面。”
“东面?”曹丕愣了一下,很快也反应过来。
“子扬所说的,可是青州?”
“正是。明公,袁谭若败,青州无主,若任由关西兵马夺取北海、齐国多地,那大河之险敌军旋即与我共有,关西兵马强盛,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先发制人,夺取青州,拒敌于河上!”
刘晔的思路跳跃有些快,**原本还处在救援袁谭与否的抉择上,转眼间就变成了夺取青州的军事行动,饶是曹丕年少老成,也要经过一番思索后才想明白此中的利害。
只是**主力各部或由曹洪率领屯驻河上,或由夏侯惇率领守卫陈留,或由曹纯统领拱卫中枢,曹丕顷刻之间,还真想不好要怎么调动这些亲族大将的兵马。
“要取青州,那汝等以为,该用何人为将?”
曹丕没有选择在这个棘手问题上多做停留,给臣属留下一个窥探自己内心的机会,直接将问题重新抛回给了刘晔等人。
这一回却是董昭起身答话了,他与刘晔交流过眼神后,开口说道:
“臣举荐中郎将于禁领兵攻取青州!”
说完后,董昭又陈述了于禁为将有威严、能服众,麾下兵马正驻扎徐州境内,出兵迅速、道路便捷等优势,唯独略过自己与他有些交情的情况。
曹丕微微颔首,却没有立即表态。
他个人对于禁的军事能力和忠诚也是比较满意的,在他继承父位之初,司空府的人事还没在父亲之死中调整过来,自己根本就无法下达有效命令给**各部兵马,恰逢徐州的昌豨叛乱,左支右绌的司空府只能够临时给了于禁一个中郎将的头衔,让他带着一部新卒,统领臧霸、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