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立冬只是随便举个例里,并没有讥讽他们的意思。
纯粹是他们自己心虚,想多了。
“不仅我们用密码,平民百姓也大量使用密码。比如江湖帮会的切口,就是一种密码。妻子跟丈夫打情骂俏,说一声‘死鬼’,这个‘死鬼’就是代表他丈夫的密码。”
“通讯科的行话,别人不懂,这就是密码。机务科的一些专业术语外人不懂,这也是密码。”
“看见外面树上那只鸟了么?它的叫声,我们不懂,但是另外的鸟儿懂。对于我们来说,鸟语就是密码。”
连鸟语都是密码?似乎也很有道理啊。
这样的课程倒是新鲜,以前可从来没人这样讲过。
赵立冬停顿一下,叫众人消化内容。过了一会儿,接着讲下去。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密码有什么神秘的。我们感到它神秘,只是因为我们还不懂它包含的信息,一旦明白了信息,就不成其为密码。”
“你们学会了外语,我再说英语,你们就懂了。汤先生学会了江山话,江山话就不再是密码。”
“电子密码,不外乎把人人都能看懂的信息,换成别人看不懂的代号,这个过程就是加密。只要我们找到了它的加密规律,也就破解了密码。”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人为加密的密码,都是可以破解的。但是要有足够的素材来支持。”
“电报的传送有两种方式,一是有线传输。比如通过架设线杆拉电线传输,或者海底电缆传输。另一种方式,就是无线电传输。电子信号在空中传播,属于一种开放式传播,谁都能收到。如果不加密,别人就知道了信息内容。这就是为什么要加密的原因。”
“信息也好,消息也好、思想也好,传达的目的,是为了双方沟通。所以,必定会有一个发出者,一个接收者。就像我现在讲课,就是在传达关于机务方面的信息。我就发出者,你们就是接收者。”
“放到打电话这件事情上,打电话的人就是信息发出者,接电话的人就是信息接受者。”
“放到电报这件事情上,发报人是信息发出者,收报人就是接收者。”
“放到窃听上,谈话人是发出者,监听人是接收者。只是这个发出人比较特殊,是在不知道有接收者的情况下,发出信息。”
“发出者和接收者的位子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比如现在,你们谁提出了问题,就是发出者。我听到了问题,就是接收者。我进行解答,又变成了发出者。你们听了,就成接收者。”
“接听电话也是如此,收发电报也是如此。电话有话筒,到了电台,就有发射器和接收器。”
“因为时间和空间原因,有时候双方不能直接沟通,完成信息的收发传递。”
“比如说我今天上课,通讯科的刘副科长要值班,没有时间来听课,但是她又想了解今天的讲课内容。安科长就可以把她的笔记借给刘副科长,或者帮刘副科长讲解。这个时候,安科长就充当了一个信息中转者的角色。”
“这是时间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