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仗,在所难免的,事成之后,我会让武氏付出代价的。”
胡可忽然道:“要不我现在就去皇宫里把武媚娘杀了吧。”
李浩咋舌望着胡可:“啧,你这个想法……很奇葩……”
“为什么这么说?”胡可不开心地望着李浩。
樊梨花解释道:“李浩的目的是想用武媚娘为鱼饵,钓出一条大鱼,你若是把鱼饵吃了,鱼还如何上钩?”
李浩一脸贱笑:“梨花这个比喻很生动哟,来,赏你个葡萄。”
……
第二天,平叛人选定下来了,武承嗣和武三思,武承嗣是北路平叛招讨使,武三思是南路平叛招讨使,与此同时,武则天发圣旨往青海,传召王孝杰速速带领青海卫前来驰援长安。
按理说,青海卫担负着镇守西方边陲的重大责任,决不可轻动,武媚娘下这个决定的时候,群臣有很多人反对,即便他们屈服于武媚娘的淫威,但对于国家存亡大事上,他们不敢马虎,调走了青海卫,若是吐蕃和阿拔斯来犯,那该如何是好?
但武媚娘不这么想,在她想来,只要守住了长安,平定了叛乱,那么她就可以坐稳这个皇位,边疆之地丢了,以后找机会再打回来便是,但若是命丢了,就彻底玩完了。
武承嗣和武三思各带五万兵马,分头出动,开始平叛,而武媚娘还是觉得没有安全感,把天策府的四万大军召来镇守长安,这下她终于睡得着觉了。
二月十二,吴王李恪带领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剑南道进入山南道,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诸路义军之中,这支义军最为强大,强大到有点令人震惊,十六万大军啊,七万是李恪自己暗中招募的正规军,还有五万是细奴逻带来的南诏大军,另外三万,则是临时招募的。
正因为李恪的义军声势浩大,势不可挡,而且他是太宗之子,受人尊崇,许多城池见到李恪大军到来,乖乖献城投降,还有的则加入义军,一起反叛。
长安收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武媚娘震惊了,十六万大军,光是听数字就把她吓傻了,她赶紧派人传旨,让武承嗣和武三思回长安,并且开始四处调集粮食,准备据守长安城。
其实现在武承嗣已经被北方的各路义军搞得焦头烂额,虽然义军大多都是乌合之众,但武承嗣本人也是草包一个,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让一个草包带兵,能有什么好结果。
还好,武承嗣怕死,每次开战后,见势不妙,赶紧下令撤逃,看到小股义军,就上去欺负,倒也是有胜有败,接到武媚娘的圣旨后,他赶紧打道回府,带兵匆忙赶回长安。
当樊梨花把李恪十六万大军的消息告诉李浩的时候,李浩的脸上露出了颇有深意的笑容:“原来袁天罡竟是投靠了李恪,上次路过益州,我居然没发现异常,嗯,隐藏的很好。”虽然还没听说到袁天罡的消息,但李浩基本可以确定,袁天罡就在李恪哪儿,毕竟李恪勇猛有余,机谋不足,想要弄十六万大军,必须谋划很久很久,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李恪自己哪有这种能力,肯定是袁天罡暗中操作的。
“夫君,咱们还是按兵不动吗?”樊梨花一脸期待地望着李浩,说实话,她有点按奈不住了,毕竟再过几天,李恪的大军就要打过来了。
李浩若有所思道:“是时候出击了,不过我要亲自去泉州一趟,你和可儿留在长安,一切要小心,没什么事就不要出门。”
胡可儿用力点头道:“你放心,有我保护樊姐姐,没人能动她一根汗毛。”
“还有我!”李逍遥不知从哪里蹦了出来,笑嘻嘻道,“我会保护樊姨娘的。”
“你不给我闯祸就已经很好了。不多说了,我去易容。”李浩说罢便跑去书房开始易容。
李浩易容了一番,牵着一匹快马匆匆出了樊府,出长安后一路往南疾驰。
二月十八,李恪的大军已经到达户县,距离长安不足百里,现在他的大军已经扩张到了二十万人马,在这里,他还遇到了武三思的平叛大军,双方交锋,武三思落败,折损两万兵马,狼狈败逃,武承嗣和武三思的平叛大军缩回了长安城中。
二月二十二,各路义军包围长安,仔细一数,居然正好是十八路义军,如同当年讨伐董卓一样,十八路诸侯,各路义军加起来总兵力三十八万,而李恪的兵力就占了二十万,自然而然地成了各路义军中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