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八章大明末日
这个时候的皇宫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平日里谨小慎微连走路都唯恐踏错一步的宦官们公然抢掠财物,纷纷把那些个金贵的御用物件儿隐藏起来,甚至写好了书有“大顺”
的字符贴身收藏着以备不时之需……
听说皇上已经命令襄城伯率领京营的人马去抵挡了,还让宫里的侍卫上了城墙,准备“与贼决战”
。
但这有用吗?李闯的百万大军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打过来了,连保定府的守军都换上了闯军的旗号,京城内外已无可战之兵,怎么可能守得住?
已经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刻,还指望打败李闯,恐怕也就只有崇祯皇帝会这么想了吧?
穿着四品武官服侍的李吴山穿过纷乱的人群,刚刚走过太和殿旁边的偏殿,迎面就遇到了老熟人路恭行。
在这个群情汹汹人心浮动的时刻,皇宫大内已成为全天下最危险的地方,路恭行怎么也没有想到李吴山会在这个时候进宫。
虽然同为太子师,但路恭行早就听说过李吴山在给殿下上课的时候说过的那些“歪理邪说”
,并且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
从学术角度来看,路恭行很不认同李吴山的想法,但是现在却对他颇为赏识。
无论如何,能在这个时候进宫的官员,一定是心存社稷忠于朝廷的精忠之臣。
尤其是李吴山这样的武官,似乎能带来一丝天然的安全感。
奈何现在绝对不是夸赞对方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寒暄客套都免去了,直接说道:“李侍讲快去保护万岁。”
不久之前,宫里的侍卫已经被成建制派上城墙去助战,没过多久就败了下来,大多已经跑散了,连皇帝的个人安全都无法保证。
在这个兵凶战危的非常时期,宫里头若是有几个心怀不轨的妄悖之徒,皇上可就危险了。
“万岁在哪儿?”
“在武英殿。”
路恭行一边跑一边说:“你快过我暂充值卫,无论如何都要保护万岁万无一失,我去找些侍卫马上就赶过去。”
武英殿内,崇祯皇帝正在破口大骂:“这李贼国珍误朕误国,大事全都坏在这贼的手中,其最当诛!”
也怨不得崇祯皇帝会大骂李国珍,因为他做事情实在是太难看了。
昨天下午,就在这武英殿上,崇祯皇帝把京城最后一支防卫军交给了李国珍,让他去阻击闯军。
身负皇帝信赖的李国珍信誓旦旦的做出了“取义成仁”
的保证,慷慨激昂的拍着胸脯子发誓一定要和闯贼决一死战。
结果呢?
结果就是李国珍直接就举旗投降了李闯,调过头来给闯军带路。
闯军顺势掩杀长驱直入,已从西直门杀进城里来了。
暴怒的崇祯皇帝厉声喝骂逆臣贼子李国珍,一直到骂的没了力气,才瘫坐在龙椅上呼呼直喘。
从来就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很快就有宫卫来报,曹化淳开彰义门放闯贼进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继续喝骂,嘴角不住微微抽动,下意识的从龙椅上站立起来,又颓然坐下,然后再站起再坐下,一副坐立不安的神情,最终猛然一拂袍袖,将御案上的奏章、笔墨等物悉数扫落在地,顺势推翻了龙书案,象个神经质的孩子一样尖声高叫:“文臣误臣,武臣误朕,连内臣也误朕,该杀,该杀,全都该杀……”
如果说李国珍的背叛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曹化淳直接打开城门把闯贼放进来,则是压垮崇祯皇帝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曹化淳是潜邸的奴才,早了崇祯皇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就陪伴他读书,而且还是崇祯皇帝的内廷家奴,可以算是最亲近的那一批心腹了。
连曹化淳都投靠了闯贼,已经没有谁可以信赖了!
“朕御极十七栽,何曾睡过一天的安稳觉?哪一天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事事为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时时为天下苍生着想,怎么会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崇祯皇帝的勤勉和节俭去出了名的,虽然他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懒惰荒淫”
“穷奢极欲”
凡以天下为公,弃自身而不顾者,可得大文豪。记者问先生可是大文豪?陈风道我混沌一世,徒负虚名,虽屡屡有佳作问世,不过却不能算大文豪!记者问为什么?陈风叹道大文豪不但有高人一等的学识,体会民生疾苦心系苍生之心!我虽学识超人一等,然而灵魂却还是一个普通人,爱憎分明,因此算不了大文豪,周铭人先生对我的评价非常中肯,文豪而已,呵呵。ps这是一个文豪的故事...
人活世间,浑浑噩噩,草木一秋。偏偏我却受尽磨练,不得安生原来所有种种皆是恶鬼作祟,他纠缠着我活人非人,恶鬼不恶,道尽世间人性丑恶...
正文已完结童家破产当日,江城第一名媛童颜,成了被人践踏的对象。谁知童小姐转身就嫁给了,在床上躺了半年,都睁不开眼的活死人陆霆骁。这下好了,笑话中的笑料。就在所有人等着看陆少奶奶不忍寂寞,红杏扒墙的狗血剧情时陆霆骁醒了!呵童颜要被赶出陆家了。所有人开始等啊等,等啊等一直等到陆霆骁把媳妇儿宠上天,他们连直视陆少奶奶的资格都没有了!...
陈默是穷人家的孩子,成绩全校倒数第一,被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看不起,可是自从...
本书已完结能告诉我你心目中最拉风的形象吗?在这片佣兵大陆拉风是有定义的,这个定义就是龙飞!他是武学奇才,是全属性灵根的修真者,是魔法元素的主人,他是一个妖孽中的妖孽他手拿战斗神器板砖,身穿龙氏西服,嘴刁恶魔牌香烟,脚踏如果你感觉还不够拉风,那就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打造本...
简介故事剧情,家国热血已有150万字老书,老作者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