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献球虽然出宫多年,但在伺候人上,还是非常在行的,他把一碗扬州狮子头端到杨怀仁面前,“请王爷先尝尝扬州特色的狮子头。”
杨怀仁点头表示了谢意,对众人说道,“来来,大家一起尝尝。”
说罢他才开始仔细观察起面前的一份扬州特色的清蒸狮子头来。
说起狮子头这道菜,最常见的还是红烧和清蒸,也有油炸和炖煮的,但后两种方式总会让狮子头的味道略微失色。
清蒸,无非是最简单,也最能吃到狮子头原味的吃法了,而红烧,则是在清蒸狮子头的基础上,再用红烧的技法为狮子头增添色彩和酱香的味道。
碗中的狮子头,使用了最简单的清蒸的做法,一个小拳头大的狮子头摆在海蓝色的瓷碗中间,白里微微透红,上边撒上一些虾子和简单的青菜小叶儿点缀,观感上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用小勺剜下去,软糯的狮子头自然分开,还有腾腾热气从中间冒出来,取一小勺送入口中,第一个感觉便是口感松软,入口即化,肉香很快便占据了整个嘴巴。
当然,不仅仅是肉香,淡淡的莲藕的味道,搭配淡淡的甜味,更让狮子头显得肥而不腻。
杨怀仁开口赞道,“不错不错,厨师的手艺很不错嘛。”
得了杨怀仁的称赞,桌上诸人一起露出了欣喜的笑意,那位制作了这道清蒸狮子头的大厨忙站出来施礼道,“小底多谢王爷称赞。”
“不必多礼了,你做的确实很好,值得称赞。”
杨怀仁心道,这个年代能把狮子头做出这样的味道来,可见当时江南名厨的技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基本已经和后世经过不断锤炼改进后的做法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后人都知道淮扬菜的狮子头和鲁菜里的四喜丸子又异曲同工之处,两种菜式在制作的过程,成菜的味道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四喜丸子历史悠久,据传已经有三千年历史了,西周就有齐人以肉糜为主料,做成大团子状的菜式记载。
当然那时候肉糜可不是人人吃得起的,只有在王公贵族的餐桌上,才能见到这道四喜丸子的前身。
后来这种菜式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于是才形成了正式的菜式,四个大肉丸子摆在大盘中,分别寓意福禄寿喜四种含义,这才有了四喜丸子的名字。
之后便扩散开来,在北方百姓的喜庆宴席上粉墨登场,品尝这道美味的同时,也寄望更美好的生活。
狮子头的产生,最早的记载在隋末唐初,大运河的挖掘让这种大肉丸子的制作方法流传到江南一带。
江南的名厨或者吃货们,根据四喜丸子的做法,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江南的特色,经过不断的改进,便产生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如果单单是看菜谱,会认为四喜丸子和狮子头在肉糜丸子的制作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但实际上两种形状相似,味道也相近的肉丸子,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