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旨的礼部官员是直接在王府中门进了王府外廷。
这道从端门,午门,灵棂门一路打开的王府正门,平素可是绝不会开启。
只有亲王纳正妃,朝廷有钦使前来颁旨等要紧大事,这座正门才会如眼前这样洞开。
平素王府官员往来是从东西两门走。
王府外的官员来参拜,则是从左右掖门走。
只有眼前这礼部官员,手捧圣旨之时,才能从王府正门昂然而入。
一道道红色带铜钉的大门洞开,王府规制包括建筑规模和模样都是和京师禁城相差不多,一时间京师来人,都有些恍惚之感。
进了数道门后,看到多以青瓦覆顶的宫殿群落,才是和京师的宫城最为不同的地方。
另外主殿广场,当然是比皇极殿前的广场要小的多,大约只有十分之一大小。
宫门,主殿,配殿,从房,从屋,库房,厨房,高大巍峨和低矮配套的院落房舍,构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建筑群落。
毕竟是占地二百多亩的王府,前廷占地就在百亩之上,而且除了几个殿前的广场外,几乎就是殿阁房舍相连,最少几百间宫殿建筑和院落房舍,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亲王府邸的外朝,就已经令天下所有富户官绅望之叹息,感觉上是相差甚远。
这就是大明亲藩居所的外朝,用来接见官员,原本是料理地方军政事务的所在。
哪怕现在极少启用,每天都最少有过百仆役在这些殿阁院落房舍中洒扫清洁,每年都会有匠人到王府中修缮宫室,使这些建筑群始终保持稳固安全,还有相当崭新的状态。
王府的宫室不及北京的大殿高耸入云,气派上是差了一些,但也有一条好处,就是并没有频繁的遭遇雷击而起火烧毁宫殿……
京师的皇极殿是三大殿之主,到了嘉靖年间已经毁损过多次了。
人们从主殿大门跟着一起进来,在承运殿下攀上石阶,在殿门前等候。
承运殿也是建筑在三层石阶平台之上,只是比皇极殿的要低矮的多。
殿前也有广场,站上数十人毫无压力。
沿途有不少亲军护卫持着刀枪排班警备,王府的官吏也是闻讯赶来。
王文海这个长史官在这种事情上还是相当的称职,和颁旨的礼部官员寒暄致意,向新上任的总督屠大山施礼问好,对胡宗宪等诸多官员也是交谈甚欢。
虽然王文海是王府官,但毕竟也是正牌的进士,更妙的是和胡宗宪同年,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只是一个在王府为官,虽是五品,在大明官场却是不得志的存在。
另一位虽是七品,却是一省巡按,巡抚有时候都得尊重其意见,对巡按相当尊重,道,府,一级的官员,对巡按更以下属礼待之。
这就是大明以小制大的传承,就象当年的大学士也就是五品,不过内阁发展几十年后,权责渐重,五品大学士实在太不成话,所以大学士一般加部堂官职,年资久的有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加官,甚至太子太师,少师,太保,太傅也有可能,这才逐渐确定下来内阁的权威。
至于给事中,御史,巡按,也是大明朝廷特有的产物。
给事中分兵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